查看原文
其他

楞伽经102:当一个人没有任何妄想的时候,他就没有这个数量的观念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视频目录(20180915)点击进入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(全)

历史文章阅选读二(点击标题观看)


楞伽经(四)10

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
楞伽经(四)10
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请合掌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!

651页。【大慧,地等四大及造色等,有四大缘,非彼四大缘。所以者何?谓性、形相、处所、作方便无性,大种不生。大慧,性、形相、处所、作方便和合生,非无形,是故四大造色相,外道妄想。非我。】

大慧,“地”就是四大地、水、火、风,这地水火风等四大,以及四大所造的色等等,有四大种种为缘,用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风)来作为因缘,但是呢?非彼四大缘,因为这个译本一千多年,那译本很艰涩,不容易理解。文字也太简单,这一句的意思是,“非”就是然非,然而并不是。“彼”就是仅仅彼四大地、水、火、风。“缘”就是单独之缘。便能够升起一切法。

再解释一下,说大慧,地、水、火、风等四大,以及四大所造的色,由四大种种的因缘为缘,但是并不是仅仅彼地、水、火、风单一的、单独的因缘,便可以升起一切法。底下解释为什么必须因缘具足。所以者何?为什么呢?因为四大种有种种的性,还有行相为因,还有处所,“处所”就是时空,作方便为缘,“作方便为缘”就是种种的造作的一个方法、一个方便,“无性”虽有种种的因,就是行相、性、还有处所,作方便手段为缘,但是终究皆悉无有自性,都空无自性,所以我们就知道,因跟缘都不可得,因此我们就知道,单单这个四大地、水、火、风,单一的东西不借重因缘,是没有办法能生一切法的,所以这个四大种,站在空性的角度,四大种是不能够生四大,或者是造四大种种的色。

说大慧,这四大所造的色,乃是以四大种的因缘,同时必须具足四大的性、还有形相为因,处所、所作的方便为缘,和合而生。也就是借重方便,必须仰仗种种的因缘,单一的是没有办法出现一切法的。非无形,也非无四大之性和相的处所,所造成的方便的因缘和合,便无因而生,不可能。一定要有因,还有种种的缘,是故四大为能造色之说,而不借重种种因缘而生一切法,这是外道的妄想。非我佛陀所说,所以上面这个“非无形”的意思就是亦非无四大种之性和相,一定要借重处所、造作方便因缘和合,才能成就一切法。要不然也不可能会像外道无因而生,一定要有因,一定要有缘,所以是故四大为能造色之说,而不借重种种因缘而生,这是外道的妄想,非我佛陀所说。

整句把它贯串一下,651页,大慧,说地、水、火、风,这个四大以及四大所造的色,有四大种种的因缘为缘,但是彼仅仅四大(地、水、火、风)单独的缘是不能升起的,没有办法单独的缘便能升起一切法,所以者何?为什么一定要借重因缘具足?一定要借重为性、还有行相为因,处所、作方便为缘,但是为因、为缘这两个皆悉空无自性,因跟缘都空无自性,就表示万法不可得,是故单单四大种实在是不能生四大,因为一定要借重种种的因缘,所以这个大种不生,是因为单单四大种实在是不能生四大。说大慧,四大所造的色,乃是以四大种之性、还有形相为因,处所作方便为缘,和合而生,就是一定要借重正因跟正缘,那么也不能说四大的性和相、处所,不借重于处所种种的因缘方便和合而生,意思就是非无因而生,是故四大为能造色之说,而不借重种种的因缘而生,这是外道的妄想,并不是佛所说的,佛所说的方便破除外道无因而生,所以一定要借重种种的因缘。

【注释】“有四大缘,非彼四大缘”:因有四大之性为缘,而能生,然非仅由彼四大之缘便单独能生。“性、形相、处所、作方便无性”:因为四大种之性与其形相,以及处所与造作之(的)方便,皆(都)悉(空)无有自性。“性、形相”为因,“处所、作方便”为缘。因缘既皆无有自性,所以四大并非如外道所计之能生诸法。“作方便”,即(也就是)造作之(的)方法。“大种不生”:所以大种实不能生四大。意思就是说四大种(地、水、火、风)这个坚、湿、暖、动呢?如果不借重因缘,是不能生四大的。“性、形相、处所、作方便和合生,非无形”:四大为由四大种之性、性的意思,譬如说:水,它有湿性,火有暖性,地有坚性,是这个意思,“性”就是坚、湿、暖、动。形相、处所、以及造作方便等因缘和合,无生而生。“非无形”,为省略文之说法,全文应当说为:“非无性形相、处所、所作方便和合”,一定要借重因缘义为:而并非无四大种之性、形相之因,以及处所、所作方便之缘,等因缘和合,便能无因而生。上破四大不能生,此破非无因生。

“是故四大造色相,外道妄想”:是故,以四大为能造色相之说,乃是外道之妄想。这个问题出在哪里?他的不悟,就是靠妄想来推论人生宇宙的究竟之处,同时佛法也很难懂,有一个人,一个老菩萨来听了《楞伽经》,大殿碰到师父,他就一直问,师父我这个空无自性跟有自性,我就是听不懂,为什么我们的本性无自性?那本性无自性,到底是什么呢?如果万法有其自性,我又举一个例子给你听,这样你看看能不能懂,譬如说:举一只猪,他还是不能了解这个问题,太难,一只猪有没有自性?如果一只猪它有自性的话,就是永远它的自性就是猪了,这一辈子是猪,对不对?因为它有自性,那下一辈子它就是继续做猪啊,因为它有其自性啊,再第三辈子,它还是猪啊,因为它有自性,它猪的自性,你知道吗?永远做猪啊,为什么叫空无自性呢?这辈子做猪,可是业力尽了以后,也许怎么样?下一辈子怎么样?会转换成怎么样?会做人,业已经尽了,所以万法空无自性,他才能转,万法有其自性就卡死了,就不能转了。

所以记住,站在因缘的假相里面,暂时方便说,猪有猪的自性,猪有猪的自相,但是究竟义来讲,性、相不可得,叫做空无自性,也就是万法空无自性,是彻底才能够转凡成圣。如果说人有其自性,我们人如果有其自性,就是被固定了,站在这一辈子的缘起的假相里面来讲,人有人性,人有人的相,是没有错。站在究竟义的角度来讲的话,人是空无自性的,性、相不可得的,会随着业力而转,业力又没有形相的东西,所以你这一辈子,你福报用完你的时候,因为它空无自性,也许会因为业力转向,下辈子投胎变成一条蛇,这样听得懂吗?有其自性就会锁住,所以万法空无自性,它就会转动。有其自性你就不能成佛,因为它空无自性,所以可以转凡成圣,转烦恼成菩提,无自性它才能够转动,知道吗?所以“无自性”有两种,一个是随业转动,那么这个空无自性,就变成种种的三途,要是圣性转动,就变成四圣,所以,看你怎么转,能不能碰到大善知识,能不能碰到正法的因缘,所以我们昨天讲的,命运碰到了正法,它就会转弯。

昨天我们已经讲过这一句话,这一句话涵义很深的。换句话说一个人一辈子没碰到佛法,他的命就是被安排的,命运、命运。命者定也,他的命被固定了。他的运转被固定了,命运、命运嘛!那么我们的命运,碰到了正法它就会转弯,就变成运命,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的命,没有修行叫做“命运”,我们的命被固定了,命运,固定的东西叫做“命”,命被固定了,一定的运转方式。那我们修学佛道刚好相反,命运碰到了佛陀的正法,它会转弯,就变成“运命”,我们可以运用我们现在的命,就是生命自己做主的意思。

“非我”:就是非我所说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,地”水火风“等四大,及”其所“造”之“色等”,因“有四大”种之性为“缘”而能生诸法,然而并“非”仅以“彼四大”为“缘”,单独便能生。“所以者何?谓”四大种之“性、形相”及“处所”、与造“作”之“方便”、悉皆“无”实自“性”,因与缘既皆无性,所以四“大种”实“不”能“生”四大造色。“大慧,”四大所造色乃是以四大种之“性、形相”为因,以及“处所”、“处所”就是时空,造“作方便”为缘,如是因缘“和合”,无生而“生”;亦(也就是)“非无”性、“形”相、处所、造作方便等因缘和合,便无因而生。“是故”,以“四大”为能“造色相”之说,乃是“外道”之“妄想”,并“非我”所说。

【复次大慧,当说诸阴自性相。云何诸阴自性相?谓五阴。云何五?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彼四阴非色,谓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大慧,色者,四大及造色,各各异相。大慧,非无色有四数,如虚空,譬如虚空,过数相,离于数,而妄想言一虚空。大慧,如是阴过数相,离于数,离性非性,离四句,数相者,愚夫言说,非圣贤也。】

复次大慧,当说诸阴,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的自性相。云何诸阴自性相呢?谓五阴,大家都很熟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云何五呢?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一般人非常肯定的,这有五个数目字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彼四阴受、想、行、识呢?因为不是色有形相的,谓受、想、行、识。说大慧,色者四大以及其四大所造的色,当然就是色、香、味、触了,四大以及四大所造的色,所造之色,当然是指四尘,四大就造四尘,就是色、香、味、触。

那么此等彼此各各异之相,意思就是受、想、行、识都有种种的差别。受、想、行、识,这是方便说。大慧,并非无色的受、想、行、识有四个数目,一二三四,其实它是空无自性的,就像虚空。所以转五蕴到最后变成一个真如。一也不可得。譬如虚空,你要说它多少呢?譬如虚空,已经超过了数量,一二三四五……,离于数,而妄想言一虚空,在这里,诸位,还有一个附带的,所以所有的数学都建立在妄想,所有的语言都是建立在观念跟符号,诸位,一加一很容易了解,等于二。但是问题,一,从哪里来?一,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。一,空无自性,由一推论到二,二推论到三,三推论到四,对不对?佛说一既是非一,是名为一。佛说一二三四的“一”,其实空无自性,并没有“一”的这个东西,是妄想所创造出来的,那么我们就知道,一二三四五六七八……,是妄想所创造出来的,ABCD……,也是妄想所创造出来的,bpmf(拼音)也是妄想所创造出来的,所以我们就知道,世间所有的语言、工具,包括逻辑的推论,都建立在妄想。

人类也由于因为非常的恐惧,而有什么雷神、或者是空神,或者是雨神……,创造了这一些在佛经里面讲,有一个表相,表法的,但是呢?在外道也有谈到这一些,但是究竟义来讲的话,真如自性就没这个东西。好,现在问题出来了,我们讲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,我们讲上帝创造天地万物这个观念,人类为上帝所创造出来的,没有人能够看到上帝,人多人都是祷告啊,看到什么耶和华,怎么样?我们也没意见,但是呢?人类一出生便有原罪,他把我们创造出来,我们为了要赎罪,要信仰上帝,又救回去,有一点多此一举,所以自古以来,要反过来讲才对,是上帝创造天地万物,而上帝怎么来的呢?上帝是由人类的妄想创造出来的,与其说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、创造人类,不如说,人类妄想创造出上帝,因为万法空无自性的东西,并没有这种东西,所以妄想言一虚空。

说大慧,如是阴,就是五阴,这五阴本来就空,空也是超过一切一二三四五……,所以只要有妄想,就有一二三四五……,bpmf(拼音)ABCD……,这个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,它不是实相的东西,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,所以万法本空,空无自性,一是离于一二三四五六的这个数量,离于有性、还有非性,“非性”就是无,万法离于有性、无性,离四句,有、无、亦有亦无、非有非无等等。计诸法有种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……,乃是愚夫的妄想所创立出来的,所说的言说,卡在一个观念,确实承认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……,实非圣贤也。好,这一句就可以证明,当一个人有证量的解脱境界的时候,他身上拥有一百亿,他没有这个观念,为什么?他不会落入这个妄想的数目字,不会的,他就是拿到全世界的博士,一百五十个博士,一百五十个国家的博士,他也不会骄傲,他今天学佛了以后,就是书读得不多,也不必自卑,何以故?没有这个东西。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,所以学佛跟学历没有关系,跟宿世的善根有关系,但是高学历的人转过来学佛,他能力强,他能表达,知道的知识层面广,万法回归真如,真如所显现的知识非常的广,能够服众,也能够弘法,他的作用力,力道非常的大。

整句把它贯串一下,653页,复次大慧,当说诸阴的自性相,云何诸阴自性相?谓五阴。云何为五?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彼受、想、行、识,它不是色法,谓受、想、行、识。大慧,色者,四大以及其四大所造的色、香、味、触之色,那么,各各异之相,都有差别相,此等彼此各有差别之相。大慧,并非无色的受、想、行、识有四个数目字,一二三四,并没有,因为它当体即空如虚空,譬如虚空,不能讲一,不能讲二,不能讲三,叫做“过数量”。诸位,“过数量”什么意思?也就是已过量,没有任何的妄想。当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妄想的时候,他就没有这个数量的观念,说:离于数,而妄想言一个虚空,离于这个数目字,但是妄想他就会说:我看到一个虚空。又把虚空列为一二三四的数目字为基础,因此所有众生的语言、文字、数目字,包括逻辑学的推论,A推论到B,那个起点就是妄想,因此终点仍然是妄想,由起点是妄想所建立的,假设性的东西,推论到最后,那一定是妄想,不会有结论的。所以辩论一定不会有结果,哲学也一定没有终点,为什么?各说各话,老庄老庄的哲学思想,孔孟孔孟有自己的思想,何以故?他们没有空慧的思想。无为而治,顺其自然,那生命就变得不够积极了,佛法不是这样讲的,要开发,要本性,开发本心跟本性,要积极的,要努力的。佛性因修而显啊,佛性因修而显。但是虽然因修而显,可是本性具足,可以不修就不能显现,因此佛教的角度,是积极的人生观,积极的宇宙观的,非常积极的。

大慧,如是五阴本空,空也是超过一切的数相,离于数,一二三四五,离有,离无,“非性”就是无,离四句,绝百非。说大慧,计著法实在有数目字的,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,这个乃是愚夫妄想所说的言说,万法但著自己的观念、言说,所以数目字怎么来的?数目字就是建立在观念,建立在妄想而来的,因此真正悟道的人,一千万摆在他前面,他心如如不动,一百亿摆在他面前,他也如如不动,就算他身上没有什么钱,日子过得去,他也能够安分守己,为什么呢?他知道这个钱,一二三四……,一万、两万……,一千万、一百亿……,都是如梦幻泡影的东西,日子过得去就可以了,像师父做事,我有多少能力,作多少工作。哎呀!大老板要来拥护正法,师父随喜也赞叹,为什么?那么如果说,哎呀!师父,我身上没什么钱,我走到文殊讲堂来,没有问题,我们用大悲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众生,何以故?这个就是佛的心嘛,我们是学佛的人,就用这一颗佛的心对待每一个众生,是法平等、无有高下,因此真正的悟道,就是用佛的心在做事情,任何的相,在他面前都融入了绝对的真如的本性,就真正的“是法平等,无有高下”。以大悲心拔出一切众生的疑惑,而不求任何的回报。

有一个美国(人)来邀请师父,就说:你那平等大悲心,请你来美国来演讲,不是我不平等大悲心,我的体力,常常坐飞机没办法,太遥远了,美国一坐十三个小时,到California State Los Angeles(美国城市),到纽约就更远了,到西雅图还要转机啊,是不是?我把身体养好再到美国,所以现在这个《楞伽经》一讲完,那就不晓得多少单位,那个马来西亚、新加坡,已经等非常、非常的久了,等到快不耐烦了,不过我还是坚持,坚持,为什么呢?因为法,只有这样在讲堂,一个小时、一个小时这样子一直累积,坚定自己的意志,你要带动整个佛教,《楞严经》那么艰涩,《楞伽经》就更难,那如果不是像师父这个样子,整部经典从头这样子一直讲到尾,那么想要修学佛道的人,就不知道次第在哪里,整本经典,那里讲一点,那里讲一点,那么很难有这个氛围。佛学院要学习的这些法师,也搞不懂次第,所以为了留给下一代的人有个依据,师父还是要吃一点苦,辛苦一点,不过七月底就结束了,七月底就是我Father Day.爸爸节了,这辈子我辛苦到七月底,所以你们这五月、六月、七月再不来听课,那这辈子我们什么时候再见面,就不知道了。

【注释】“色者,四大及造色,各各异相”:色阴者,谓四大及其所造之色,彼此皆各各异相。四大所造之四尘:色、香、味、触,彼此皆有各自别异之相。“非无色有四数,如虚空”:并非无色之受等诸蕴实有四数,以其性有如虚空,而虚空是不可数的。“譬如虚空,过数相,离于数”:譬如虚空,其性实超过数目之相,而离于数,不可以数数。不可以数量来数。“而妄想言一虚空”:而愚夫依妄想分别而言虚空为一。那么就知道“一”的建立,“一”从哪里来?“一”从妄想来。“一”从哪里来?“一”从观念来。“一”从哪里来?“一”从大家承认来。“一”从哪里来?“一”从无中生有来,这个就是“一”。为什么?空无自性?

“如是,阴过数相,离于数”:同样的,五阴本空,“五阴本空”就是一心,就是真如空即亦超过数目之相,诸位,有数目就不能如不可以数数。不可以数量来数之。“离性非性”:“性”,就是有性。“非性”,就是非有性,即无性。“性非性”,亦即(也就)是有、无。“离性非性”,即(就是)离于有、无。谓五阴之相不但离于数目之相,不可计数,且离于有、无。因为若有、若无,都是可以数目去计算;既不可以数目去计算,便不是有、无,而超过有、无的范围。“离四句”:五阴之性既离于有无,便离于四句,以四句皆以有、无为根本;有无既离,四句便就离。“数相者,愚夫言说”:计法有数相者,乃愚夫之妄想言说。

【义贯】“复次大慧,”我今“当”解“说诸阴”之“自性相。云何”为“诸阴”之“自性相?谓五阴。云何”为“五”阴?“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”五者。“彼”中“四阴非色,谓受、想、行、识”。“大慧,色”阴“者”,谓“四大及”其所“造色”,此等彼此“各各”皆有别“异”之“相。大慧,”并“非无色”之受等诸蕴实“有四数”可得,以其性有“如虚空,“虚空”什么意思?这个意思就是说,色即是空,受即是空,想即是空,行既是空,识既是空,“空”就是真如的意思,所以修行重点在哪里?转五蕴就是真如,就是这个意思,色即是空,色就是佛性。受即是空,受就是佛性。想即是空,想就是佛性。行即是空,行就是佛性。识即是空,识就是佛性。五蕴当下就是佛性,那五蕴本空,表示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唯是一心,唯是真如,你要修行,就是要有这种体认,照见五蕴皆空,对不对?为什么呢?以其性有如虚空。譬如虚空”,实超“过数”目之“相”,故“离于数”,不可以数来计算虚空,然“而”愚夫依“妄想”分别而“言一”大“虚空”。“大慧,如是”,五“阴”本空,空即亦超“过数”目之“相,离于数”,不可以数数;以不可以数数,故“离”于有“性、非”有“性”(也就是有、无);既离有、无,便“离”于“四句”妄想之相。计法有“数相”可得“者”,乃“愚夫”之“言说,非圣贤”所说“也”。

655页【大慧,圣者,如幻种种色像,离异不异施设。又如梦影士夫身,离异不异故。大慧,圣智趣,同阴妄想现,是名诸阴自性相;汝当除灭,灭已,说寂静法,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。】

大慧,圣者,真正悟道的圣人,但说如幻所作的种种色像,“如幻种种色像”就是圣人只说一切法如幻,也就是如幻所作的种种色像,它究竟空无自性,不可得,所以离于异、不异,离于非一、非异的意思,“异”就是非一,“不异”就是非异。所以离于非一、非异的施设。为什么呢?有一跟异,它是站在相的角度来论断的,那空无自性的东西,根本就如幻,如幻哪有一二三四?哪有一跟异的、同跟不同的东西产生?又如梦影,意思就是,在梦中影现出有人,“梦影”就是在梦中所影现出来的士夫。“士夫身”就是人身,你在梦境看到有这样的一个人显现在你的梦境,请问你,那个人有、还是没有?若说有的话,他是梦中所见,若说没有的活,那只是说,于梦境所显现的相也无实体可得。万法就是这个意思。当我们的在梦境看到一个人的时候,不能说有,也不能说无,在梦中见,他是有,在究竟之处他是没有。所以离于异,或者是不异,如幻故,不能讲异,不能讲不异。何以故?它不是真实相,它空无自性,空无自性,等同虚空,等同虚空,不可得,不可得怎么可以讲异或者是不异呢?你要建立一种角度才讲异跟不异,站在绝对的东西,如何讲异跟不异呢?

大慧。佛了悟了圣智法身之所趣向。意思就是,大慧。佛了悟了圣智法身它所趣向。实同于五阴,“同阴”就是实同于五阴,妄想显现。意思就是,五阴当下就是法身,法身当下,不离五阴,五阴当下,就是法身,在众生位的角度来讲,叫做“五阴”: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;在圣人的角度来讲,五阴就是法身,法身不离五阴,是这个意思,为什么呢?阴体本如嘛!五阴的体性本来就如,不可得嘛,五阴当体就是圣智法身,所以万法透过五阴,我们这个色身怎么样?能够修无量的福德、善根,累积种种的善的因缘,所以佛了悟了圣智法身之所趣向,实同于五阴妄想显现,五阴虽然是妄想所显现,但是当下,五阴本来就是真如,五阴当体就是如,就是圣智法身。是名诸阴本来之自性相,诸阴本来之自性相的意思就是说:五阴本空。我们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这是分析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就是当下,五蕴也是这样,是名诸阴本来的自性相,汝当除灭,你应当除灭你种种的妄想,说五阴到底跟法身,或者是一、或者是异,或者是一二三四五这些数量,统统要放下。五阴不可得,所以五阴不能说一、还是异,或是生、还是灭的妄想见,因为不可得故,意思就是,五阴并不存在,究竟义来讲,五阴等如虚空,虚空不能讲一,不能讲异,没有任何的立场能够比较,有比较才讲一。

一是同,异是不同。五阴不能说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是同,或者说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是不同,何以故?不可得故嘛!因此,一是对异讲的,异是对一讲的,生是对灭讲的,灭是对生讲的,所以,你要了解,五阴本来就是真如,真如体同、等如虚空,等如虚空不可以建立任何的对立、能所相。所以汝当除灭五阴为一、或者是异,为生、为灭这种妄想见,除灭这种种的生灭见以后,说寂静法,说一切法本来寂静,不生不灭之法,所以念佛的人,这个法没有回归到当下,念佛,越念他会越烦恼,越念,他会越烦恼,很难进入一心不乱的,因此师父一直重复强调听经闻法的重要,是绝对有帮助你念佛的,如果你不了解一切法本来寂静,不生不灭之法,那么有的人念佛就用压抑的,烦恼来的时候压一下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烦恼来的时候,又压一下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有一天烦恼压不下去该怎么办呢?为什么?他没有体悟到本心、本性的寂静法,所以很多人误解,把禅跟净土打成两段,念佛的,这个什么统统都不要看,不要碰,不要听经,不要闻法,那死定了,曲解佛义,八大宗派,共一颗佛性,共一颗佛的心,如何可以把法打断成两断呢?意思就是,要好好地念佛,要稳住这一颗心,你的经教要通达,是要悟明心性,念起佛来就够劲、够有力啊!所以,在座诸位,起跑跑得最快的人,那个人不一定会最快达到终点。修行发大勇猛心的人,那一个人也不一定成佛是最快的,为什么?成佛是马拉松的,他是持续战的,他是要体力、耐力、愿力、慈悲力,他需要解脱的力道,信、解、行、证少一是不可以的,所以,很多人就说:哎呀,我来不及了,我赶快念佛,经教不看,心性不明,就念念越烦恼,就用压抑的,因为方法错误啊!

我这举一个方法错误是很悲哀的,有一个小姐啊!台湾的,她也长得不错,后来听说。我现在举这个例子,是跟你生活息息相关,再会归到佛法。她觉得:我还可以更漂亮,看到很多的广告啊!就买了很多的面膜,出国。每天时间到去角质,每天都要去角质,然后开始就敷脸,刚开始敷,前几天不错,也敷得很勤,怎么样?她不知道,她一直敷,敷了以后。因为我们去角质以后,还没有生出来,再继续破坏,去角质,再继续破坏,我们皮肤有好几层,这个小姐不懂,就一直去角质……一直敷脸,一直去角质,一直敷脸,一个礼拜搞了五、六天。结果怎么样?出国以后十几天回来,大花脸,又肿、又胀、又红,方法不对,对什么呢?她不懂,这个敷脸一个礼拜只能敷一次,她不知道,破环的程度太快,这跟我们修行一样,很想成佛,可是方法不对,一个小姐很想漂亮,可是她不懂这个知识,不知道一个礼拜只能敷一次脸。同时现在很多都是美白、胶原蛋白,或者同时要使她更漂亮、速度更快,那就是最糟糕的,里面参杂了很多复杂的药品、化学,一下子~所以有一个人,在台湾有一个小姐,破坏到没有办法弥补,因为过敏体质,这个就是,很想修学佛道的人方法错误,达不到目的的,任何事情要讲求信、解、行、证,你要有这个知识,报以,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它才是力量,自己胡搞瞎搞,到最后搞一身痛苦、烦恼,还不能成道,谁不想修行?谁不想成佛?方法错误,就像这个小姐一样,出国脸还可以看,想要让她更漂亮,回来大花脸,去告那个面膜的公司,结果告不赢,怎么会告赢,方法错误,你根本就不懂敷脸的,是不是?这个只是一个很简单的,她就根本就不懂,连我都懂了,她不懂,对不对!我们人都要有秘密武器,所以说,这个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启示,就是说,你学佛,你想要成佛,可是你方法不对,越搞就越糟糕,越搞就越糟糕,只是举一个例子,一切法本来寂静,不生不灭的法,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,令众生入于正见,得佛之正智。诸位,你要断一切外道的恶知见、邪见,才有办法让他入佛见。

这句把它贯串起来的意思是说,大慧,圣者,圣人,悟道的圣人,但说一切法如梦幻泡影,所作的种种假想并不存在,它,因为等如虚空,空无自性,等如虚空,所以离异跟不异的施设,连讲同,也不对,讲不同,还是不对,同、不同它有建立的能所观念,就像梦境里面梦到一个人,这个人有?还是无呢?离不可讲有,也不可讲无,梦境实实在在的,可是呢?空无自性,是梦中所见,万法也是一样,我们见到万法山河大地如虚空花,也是一样,众生看是那么的实在,圣人看是根本无一物,大慧,佛了圣智法身所趣向,实同于五阴妄想所显现,五阴妄想所显现,当下五阴本空,五阴本空就是如,五阴当体就是圣智法身,是名诸阴本来的自性相,就是真如,汝当除灭,说五阴到底是一、还是无?还是一,还是异?是生、还是灭?为什么呢?不可得故,万法既然入于绝对空无自性,那五阴就不能说是一、还是异,是同、还是不同,是生、还是灭,那么一异、生灭这个都是妄想见,你应当除灭一、异,同、不同的妄想见,或者一二三四五,除灭种种生灭之见。诸位,一二三四五就是生灭见,一、异就是生灭见,动念就是生灭见,就是这样,能所就是生灭见。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,万法回归一个究竟义,就是要找到那颗本心本性的寂静法,所以涅槃是整个佛教的核心。

你可以现在看看,现在的佛弟子,我们真的有时候很不方便说,去买那个毒蛇,买那个毒蛇去放到鱼池乡,哪里不放,去放到鱼池乡,结果前几天报纸登的在大雁村,两天抓到三条很大的怎么样?眼镜蛇,放生放那个毒蛇。你想想看,然后人家报章杂志骂翻天了,那这该怎么说?所以这个放生是不是应当有智慧?为什么不放到你家呢?那个会咬死人的,对不对!那个毒蛇到处放,说有一个地方放了以后,那个公家机关早上起来,看到树上吊了两条蛇。哇,然后开始骂,这些吃素的很可恶啊,抓这个毒蛇来放生,你看看,连这个放生都没有什么智慧,你说放生不对吗?你不能说他不对,他救众生,你看放了以后,那咬伤人,咬死人,那怎么办呢?这个该怎么说?所以有很多佛教,你看佛教世俗化、边缘化,拿到某一种东西,就开始一直发挥,就认为、误认为这个就是佛教,这个跟佛法没有什么关系,你又不能说他错,放生、办慈善、办学校,你不能说他不对。

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就是我们的模范,释迦牟尼佛一辈子作什么?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。自悟,大转法轮,推广正法,救度无量无边苦难的众生,这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的典范嘛!或许有的人说,时空不一样了,这些善巧方便也得存在,我们也不能说什么?所以这个在末法这个时代,佛不在世,随著时空有转变,佛教有一点边缘化、世俗化、热闹化、慈善化、学校化,都找不到佛教的真正的核心,佛教的真正的核心是法啊!所以我们讲没有什么用啊!就看大家的认同度怎么样了,我如果多讲话~马上就会出事情。

【注释】“圣者,如幻种种色像”:诸圣者,但说如幻所作之种种色像。“离异不异施设”:“异不异”,即(就是)一、异,亦即(也就是)同相、差别相,或一相、多相。谓如幻诸法,实离于一、异等相之假名施设。“又如梦影士夫身,离异不异故”:又如梦影中所现之士夫身相,皆无实体,实离于一、异之相。“圣智趣,同阴妄想现”:佛了圣智法身之所趣,实同于五阴妄想之显现,即(也就是)凡圣本来不二,阴体本如,五阴当体即(就)是圣智法身。“汝当除灭”:当除灭五阴一异、生灭等妄想见。“灭已,说寂静法”:灭除种种生灭见已,便宣说一切法寂静不生不灭之法,以生灭既灭,寂灭现前故。“断一切佛刹诸外道见”:断除一切佛刹中之诸外道邪见,令众生入于正道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”,诸“圣者”但说:“如幻”所作之“种种色像”为“离”于“异、不异”(一、异)等相之假名“施设。诸位,这个“假名施设”就是生灭法的意思,证入实相的东西,无相的东西,哪来的一跟异啊?又”说“如梦影”中所现就像一个人在作梦,梦境看到之(一个)“士夫身”,“士夫”就是人身,因为是梦境所见,当然皆(都)无实体,梦境所见是有、还是没有?是一、还是异呢?实“离”于“异、不异”如幻的东西,怎么会有异跟不异的东西呢?(一、异)之相“故”,诸位!有真实相才可以讨论一跟异,如幻之相如何有一跟异?如幻就是空无自性,当体就是空性的东西,万法总是这样子,离于一、异之相,所以只要有讨论,才有一、异嘛,因此万法无可说相,如何是一?如何是异呢?岂有一异之相可得哉?“大慧,”佛了“圣智”法身之所“趣”,实“同”于五“阴妄想”之显“现”,阴体本如,五阴当体即是圣智法身。“是名”为“诸阴”本来之“自性相”。是故“汝”应“当除灭”五阴一异、生灭等妄想见,除“灭”种种生灭见“已”,便能宣“说”一切法本来“寂静”不生不灭之“法”,而“断”除“一切佛刹”中之“诸外道”恶“见”,令众生入于正道,得证正智。

【大慧,说寂静时,法无我见净,及入不动地,入不动地已,无量三昧自在,及得意生身,得如幻三昧,通达究竟,力、明自在,救摄饶益一切众生,犹如大地,载育众生,菩萨摩诃萨普济众生,亦复如是。】

说:大慧,说一切法本来寂静,“本来寂静”就是当体就是空相,当下也没有妄想,也无所谓的外相,能缘心不可得,所缘境不可得,毕竟寂灭,这个就是涅槃相,寂静想就是涅槃相,涅槃是整个佛教的核心,也就是人生要建立幸福跟快乐,要建立健全种种的安祥自在,统统在寂静法里面找,没有契入万法本空的寂静法,生命没有任何的意义,就是莽撞,一直在追求。大慧,说一切法本来寂静,就是涅槃,法无我见净,“净”就是证得,就证得一切法空,法无我见。前面讲“人无我”,现在讲“法无我见净”。这个就不得了的功夫了,入不动地,就非常快速地入不动地,所以修行说“如如不动,不取于相”,“不动地”就是八地菩萨了,入不动地已,成就无量三昧自在得意生身,这个时候就有意生身显现了,得如幻三昧,通达究竟,六种神通力,“力”就是六种神通力,还有三明自在,这个接下来,自觉以后要觉他,自利要利他,救摄饶益一切众生。为什么要救摄饶益一切众生?若不说法度众生,无以报佛思。犹如大地,载育众生。你有这个能力啊,你得了六通、三明自在,得意生身,得八地不动地,当然要救众生,救摄饶益一切众生,犹如大地,“载”就是承载,“育”就是养育,养育一切众生,因为你是大地的母亲,是众生法身慧命的依归,有能力,为什么不做呢?不做弘法利生的工作,一定要救度苦难可怜的众生,菩萨摩诃萨普济众生,亦复如是。

【注释】“说寂静时,法无我见净”:若菩萨摩诃萨说一切法本来寂静,这句什么意思?一切法本来就是涅槃,只是你没体悟而已,一切法本来就是涅槃。所以为什么有种种的知见,叫做“头上安头”,立一知,头上安头,立一见,头上安头,立一法,头上安头,立一相,头上安头,是什么意思?因为一切法本空,本来就是寂静,涅槃什么时候离开你啊!是你的妄想一直离开,你那寂静的涅槃妙心,涅槃什么时候离开你,没有啊!不生不灭之(的)究竟法的时候,即(就)能得到法无我见清净。“净”,即(就)是证得之(的)义(意思),然此证得为不得而得,故称“净”,若有少法可得,即不名为净。“力、明自在”:“力”,就是神通力,即(就)六神通。“明”,就是三明。谓(也就是)三明、六通,皆得具足,使用自在。

【义贯】“大慧”,若菩萨摩诃萨宣“说”一切法本来“寂静”,不生不灭之究竟法的“时”候,即得“法无我见”清“净,及”疾“入不动地,入不动地已,”便得成就“无量三昧”,应用“自在,及得意生身,”并“得如幻三昧”,于如幻诸法“通达究竟”,因而诸神通“力”、三“明”,皆得具足,运用“自在,”而能“救”拔、“摄”受、“饶益一切众生,犹如大地”之能负“载”养“育”一切“众生,菩萨摩诃萨”能“普”遍“济”度一切“众生,亦复如是。”换句说,不度众生的你就永远不能成佛,成佛以后,一定会度众生,所以大悲、大愿、大智慧是相辅相成的,十方三世一切佛没有自私的佛,既然通达人无我、法无我,他还怕牺牲吗?所以说啊!有的人说啊!法师你也布施吗?我说我连命都舍出去了还不布施?是不是?连命都要舍给三宝,还贪婪这些世间的钱的假相,不可能的事情,是不是?所以舍身命要为正法,我们这一盏灯没关系,有一天会消失,可是千万种佛灯就照得更亮,整个宇宙照得更亮,那么这个《楞严经》跟《楞伽经》整理出来的话,这个人生宇宙的究竟至圆至顿,成佛最快的,第一义谛究竟的,成佛的临门一脚,这个再整理出来的话,那这个功德无量。

【复次大慧,诸外道有四种涅槃,云何为四?谓性自性非性涅槃、种种相性非性涅槃、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、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,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,非我所说法。大慧,我所说者,妄想识灭,名为涅槃。】

这一段是讲:外道不是真正涅槃,然后执以为自己得到涅槃,也就是这个“涅槃”不是佛所拥有的真正的名词,而是一切外道都认为自己拥有涅槃,所以在佛在世的时候,一切外道都称为“我是一切智者”,我才是一切真正的有智慧,就是佛啦!你就知道,佛当时在世的时候,就有外道自己称自己是佛,我是一切智者,我是真正得到涅槃的,而跟着外道修行,没有人能够断烦恼,没有人能够成就至圆至顿的圆满的菩提,都没办法,唯佛一人。所以这一段是佛举出来说:这些外道的四种涅槃,是自以为涅槃,而不是真正的佛所悟到的那种真正的涅槃,把妄想当作是涅槃。

复次大慧,诸外道又说自己有四种涅槃,自己所执着的非真正涅槃,而误认为是涅槃,云何为四?一、“性”就是一切法,自性无性、非性,“非性”就是无性涅槃,诸位!这里要特别,“非性”这个文字,两个字完全一模一样,你把“非性”当作是“空无自性”,就完全错误,这个是站在外道的心境,那一种不了解空无自性讲出来,这里的“非性”就是“无”,意思就是,执诸法之性为无,就是断见的意思,所以你看,文字完全一样,可是外道的心境不同于佛,困此千万不要被文字欺骗了,因此,所以师父就说:自己看文字是看不来的,就算有注解,你也不一定能够理解的。一定要听大善知识开导解说,你才了解:喔!原来这个就是问题所在。

谓性,一切法的自性无性,“无性”就是执一切法为无的意思,达到此境界,一切法无,“无”就是断灭,达到一切法无这个境界,这个叫做“涅槃”,不是真正的涅槃,误认为涅槃。第二、种种相性非性涅槃,这个就是执着种种的外相,诸位!站在相上,第二种把这个相拿来论断,这个相与性跟非性是形容那个外相,所以第二个种种相,你前面加一个字,你才看得懂,“相”,加一个“外”,只在表相论断有无,所以第二种外道是执种种的外相,只有论外相喔,没有论到性,只有论到外相,外相有相,“非性”就是无相涅槃,简单讲:就是执诸法之外相为亦有亦无,“性非性”就是同时存在,一下子讲有,一下讲无,你搞不定,简单讲:执诸法之相为亦有亦无,只论外相,简单讲:就是双执的意思。

接下来,第三、自相自性非性,前面一下诸法之性,第一、执诸法之性无,第二、执诸法之相为亦有亦无,现在不一样,第三,双执,执诸法之自相、还有自性,两个都无,双执自性、自相为无,所以叫做“自相自性非性”,“非性”就是无,为觉,觉悟到,外道执着自相、自性都无,这种觉悟叫做“涅槃”非真正佛的涅槃,

第四种,诸五阴自共相,譬如说:五阴共一相,就是这个色身,分开来有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所以有自相,也有共相,相续还有流注,“相续”就是粗糙的生灭,“流注”就是微细的生灭。“断”就是断灭,断灭见的意思,这个自相跟共相,粗糙生灭、流注生灭,怎么样?空无所有,这个“断灭见”就是空无所有,不会站在有因果的连锁性讨论,统统不存在,否定的意思,否定了自相、共相的相续相还有流注相,统统不可得,这个不是空无自性,是断灭的意思。断灭那就没因果了,所以诸五阴自共相,“相续”粗糙的生灭,“流注”它是站在八识的微细生灭角度讲的,而“相续”产站在能所粗糙的六识讲的,而在外道里面来讲都不可得,断灭见,否定了因果的缘起自共相,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,非我所说法。大慧,我所说法者,妄想识灭,“妄想”就是分别心,“识”就是第六意识灭,那么怎么样?名为涅槃。

我把它贯串一下,说:复次大慧,诸外道有四种涅槃,云何时四?谓一、“性”就是一切法,一切法的自性无,“非性”就是无,以此执一切法无为涅槃达到这种境界,名叫做外道所执着的涅槃,其实不是佛的真正涅槃;第二、执着种种外相,只论相喔!只有站在外相,外相的有相、还有“非性”就是无的涅槃,也就是“亦有相亦无相”,执着这个误以为涅槃,也就是执着诸法之相为亦有亦无,只论外相为涅槃;第三、自相自性非性,“非性”就是无,觉,为觉之涅槃,也就是执着诸法之自相与自性都没有,“非性”就是皆无,为觉,觉悟到自相、自性都无,成断灭见,双执自性、自相为无,把不正见,非佛的真正的涅槃误认为涅槃;第四种,外道执着五阴的自相、共相,相续、流注断灭为涅槃,就是否定了自共相的因果相为涅槃,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,非我所说法。大慧,我所说法者,把分别心放下的那个第六意识灭,叫做“涅槃”。名为涅槃。“涅槃”,就是没有妄想的人就叫做“涅槃”。妄想包括执着、分别、颠倒、无明、贪、嗔、痴统统包括在内,没有妄想的人,那个就叫做“涅槃”,那个就叫做“圣人”。

【注释】“性自性非性涅槃”:第一个“性”字,即法之义,亦即(也就是)一切法。“非性”,即(就是)无性。此为外道执诸法之自性为无,而以达此境界名为涅槃。“种种相性非性涅槃”:“种种相”,指诸法之种种相。“性非性”,即(就是)有性以及非有性,亦即(也就是)有、无。此为外道计著物体之外相为亦有亦无,而以达此境界名为涅槃。“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”:“非性”,非有性,即(就是)无。此为外道双执物之自相与自性皆无,而以达此境界名为涅槃。

“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”:“诸阴”,五阴。“自共相”,自相、共相;即(也就是)同相、别相。“诸阴自共相”,即(就是)五阴之各各一一相,如色阴、受阴,一一皆各有其自相。共相,如四阴合成心法之相;所以“五阴”就是身、心,“心”就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“身”就是四大,简单讲:就是一个人再分不下来看,分开一个人就是身、心,再细分“身”就是四大地、水、火、风,那“心”呢?就受、想、行、识,就是这样分,看粗分,还是细分,如五阴共合成众生身之相;诸阴之自共相,简言之,即(也就是)五阴之一切相。“相续、流注”,即(就是)相续生住灭相,及流注生住灭相。相续生住灭为表面的,其相粗、易见,为在六识。流注生住灭相,为内在底层,其相深细、非凡夫所能觉知,为在八识(本识)中。在八识(本识)这有一个重点,就是习气、种子选很难断。

修行最大的困难不是放不下,是放下那个,还有烦恼,是放下,还有莫名其妙的微细的生灭跑到哪里?跑出来,为什么?那个就是流注生、流注住、流注灭。我平常都不执着了,奇怪,我回到家还是烦恼,不知烦恼到底从哪里来的呢?微细的生灭在最深的底层里面,在牵制着你啊,那么从唯识的角度来讲,念佛就要念到在梦境里能够念佛,那个信、愿、行坚固的时候,已经一个人培养拜佛、念佛,念到不念而念,念而不念,包括在梦境里面都仍然在念佛,那个人决定往生净土,何以故?连梦境都念佛,临命终的八识田中,一下子就转化成净土,正、依二报立刻就见到净土,当然平常要修福修慧,因此在梦境里面,可以看到一个人将来的一个投胎的一个方向,如果你现在在梦境里面,喔,乱七八糟,为了这些烦恼的事情感伤,梦境做不了主。那么,在经典里面讲,要到二地菩萨,叫“智者无梦”那是圆教的,要到二地、到三地菩萨,晚上才不作梦,这个有多难,你就知道这个有多难了,一般的凡夫,不但是白天妄想颠倒,连晚上仍然~那就更不用讲了,(未完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